在加(jia)工機械零(ling)件上的一(yi)些(xie)較高精度(du)的孔時,可以用麻花鉆鉆擴孔來替代擴鉸(jiao)孔,尤其在加(jia)工非標準精孔時,就顯得(de)操作更方(fang)便(bian),能(neng)適應各種(zhong)不同的金屬材料的加(jia)工。
麻花鉆(zhan)鉆(zhan)擴孔(kong)(kong)是(shi)經(jing)(jing)改(gai)磨過(guo)的(de)鉆(zhan)頭在已(yi)有孔(kong)(kong)的(de)基礎上,再(zai)經(jing)(jing)擴鉆(zhan)加工的(de)一種精加工孔(kong)(kong)的(de)操作(zuo)(zuo),簡(jian)稱(cheng)鉆(zhan)精孔(kong)(kong)。其(qi)精度達H7,表面粗糙度達Ra0.8。一般由于操作(zuo)(zuo)者在操作(zuo)(zuo)時不得(de)(de)法,鉆(zhan)出的(de)孔(kong)(kong)精度偏低。筆(bi)者經(jing)(jing)過(guo)多(duo)年(nian)的(de)實踐操作(zuo)(zuo),認(ren)為從(cong)以下(xia)幾方面加以控(kong)制。鉆(zhan)精孔(kong)(kong)的(de)精度會得(de)(de)以保證(zheng)。
| 鑄鐵精孔鉆頭 | 鋼材精孔鉆頭 |
| 圖1 鉆頭尺寸圖 | |

(如圖1所示)鉆頭(tou)與(yu)鉸刀(dao)比較,有(you)相似的(de)(de)地(di)方(fang)。如有(you)兩條主切削刃(ren)和(he)(he)副(fu)切削刃(ren),副(fu)切削刃(ren)呈(cheng)螺旋形,并有(you)刃(ren)帶和(he)(he)倒棱,可以(yi)增加(jia)切削的(de)(de)平穩(wen)性。只要將鉆頭(tou)的(de)(de)切削角(jiao)度(du)(du)及表面粗糙度(du)(du),參(can)照鉸刃(ren)的(de)(de)要求(qiu)加(jia)以(yi)改進(jin)和(he)(he)提高。基本上(shang)就具備了類(lei)似鉸刃(ren)的(de)(de)條件,所以(yi)能擴鉆精度(du)(du)較高的(de)(de)孔。
磨出第二頂角(2?2)。 根據加工材料的不同一般?2≤75°。例:加工鑄鐵類時,2?2=75°,加工鋼類時2?2=50°。新切削(xue)刃(ren)長(chang)度約為3~4mm,并將它(ta)和副切削(xue)刃(ren)的(de)連(lian)接處,用油(you)石研去0.2~0.5mm的(de)小圓角,也可將外緣尖角全部磨成圓弧刃(ren)。
特別注意:兩條新切削(xue)刃要對(dui)稱,這樣(yang)就(jiu)可以形(xing)成粗(cu)、精加工的聯(lian)合切削(xue)刃,減(jian)少切削(xue)厚度和切削(xue)變形(xing),提高修光能(neng)力,改善散熱條件,有利于提高孔的表面(mian)粗(cu)糙度。
磨出副后角。 在靠近主切削刃的一段棱邊上,磨出副后角a01=6°~8°,并保留棱邊寬(kuan)度(du)為0.1~0.2mm,修磨長度(du)為4~5mm,以減少對孔壁的摩(mo)擦,提高鉆頭壽命。
磨出負刃傾角。 一般刃傾角l=-10°~-15°,使切屑流向待加下表面(mian)以避免擦傷孔壁,有利(li)于提(ti)高孔的(de)表面(mian)粗糙度。
后角不宜過大,一般為a=6°~-10°,以免產生振動,增加穩(wen)定性,提高孔的精度。
切(qie)削刃的前、后刀面用(yong)油(you)石(shi)研磨,使其粗糙度達Ra0.4。
在切削用(yong)量(liang)中,對孔精度(du)影響較大(da)的(de)(de)分別是切削深度(du)和進給量(liang),對鉆(zhan)頭的(de)(de)使用(yong)壽命(ming)影響較大(da)的(de)(de)是切削深度(du)和切削速度(du)。為此,應分別控制(zhi)切削深度(du)、切削速度(du)和進給量(liang)。
切削深度: 不(bu)受加工(gong)孔直徑(jing)大小的(de)影響(xiang),一律在鉆精孔前保留0.5~1mm的(de)切削深度(du),粗糙度(du)不(bu)大于Ra 6.3,以避免大切削量(liang),減少熱(re)量(liang),避免產生沖擊和(he)振動,消除冷作硬化,提高加工(gong)質量(liang)和(he)延長鉆頭(tou)使用壽(shou)命。
切削速度:鉆削鑄鐵類時,切削速度v=20m/min左右。鉆削鋼材類時,切削速度v=10m/min左右。換算成機床轉速,可根據鉆精孔直徑和相應材料的切削速度確定。N=1000V/(pD)。
進給量:盡量采用機動走刀f = 0 .1 mm/r左右。但直(zhi)徑小于5mm的小鉆頭(tou),因強(qiang)度(du)弱,只能用手動進給。
| 加工材料 | 精度要求 | 冷卻潤滑液 |
| 鋼 | 通常 | 采用10%~20%的乳化油水溶液 |
| 較高 | 采用30%菜油加70%肥皂水 | |
| 更高 | 采用菜油、柴油、豬油等 | |
| 鑄鐵 | 通常 | 干切 |
| 較高 | 煤油(會引起孔徑收縮, 最大收縮量為0.02-0.04mm) | |
| 更高 | 低濃度的乳化油水濟液 | |
| 鋁 | - | 煤油 |
| 銅 | - | 乳化油水溶液 |
因鉆精(jing)孔(kong)系(xi)精(jing)加工,其精(jing)度(du)和表面粗糙(cao)度(du)都較高,并且切削(xue)負荷小,故應選(xuan)擇以潤滑為主的冷卻(que)潤滑液,見表1。
選用(yong)精度比較高的(de)鉆床,若鉆床主軸徑向圓跳動誤差較大時(shi),可采用(yong)浮動夾頭來(lai)裝夾鉆頭加(jia)工(gong)。
使用較新或各(ge)部(bu)分(fen)尺(chi)寸精度(du)接近公差要求的鉆頭。因鉆頭多次使用后會磨損,而影響(xiang)孔徑精度(du)。
鉆(zhan)頭(tou)的兩(liang)個切(qie)削刃(ren)需(xu)盡(jin)量修磨對稱,兩(liang)刃(ren)的軸向(xiang)擺差應(ying)控制在0.05mm范圍(wei)內,使(shi)兩(liang)刃(ren)負荷均(jun)勻,以提高切(qie)削穩定(ding)性,鉆(zhan)頭(tou)的徑向(xiang)擺差應(ying)小于(yu)0.03mm。
預鉆(zhan)(zhan)孔(kong)應防止產生較多(duo)的冷硬(ying)層(ceng),否則會(hui)增加鉆(zhan)(zhan)削負荷和(he)磨損精(jing)孔(kong)鉆(zhan)(zhan)頭。
鉆削中要有充足的冷卻潤(run)滑液。
俗(su)話說:“一口吃(chi)不成胖子(zi)。”這“鉆精(jing)孔操作(zuo)”不能操之(zhi)過急(ji),需在操作(zuo)中,正確領會上述4大要點,循序漸進,通過一段(duan)時間的(de)練習(xi),定能鉆出高精(jing)度的(de)孔。